白樺茸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3-09-14 09:54:26 閱讀:165
白樺茸在中國,它的學名叫樺褐孔菌,長在白樺樹上,呈暗褐色,是一種藥用真菌。在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中藥學中,應用藥用真菌來治療疾病,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當中就有記載。
在我國東北,好多人在林區(qū)把樺褐孔菌稱為白樺茸。在俄羅斯,樺褐孔菌也是一種常用的草藥,叫Chaga,用Chaga沖茶喝,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癥,還能治療胃腸道的疾病。
樺褐孔菌的神奇功效
中醫(yī)講,樺褐孔菌有清熱解毒、理氣活血、散結(jié)、益氣養(yǎng)陰的作用。
專家講到,當感覺易疲勞,特別是口干,沒勁,有陰虛癥狀的時候,飲用樺褐孔菌調(diào)制的飲料,能改善氣虛和陰虛的癥狀。
1、白樺茸的適用人群
樺褐孔菌的適用面是比較廣的,比如亞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用樺褐孔菌不僅可以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態(tài),促進疾病的康復,還可以預防腫瘤的發(fā)生。
特別是腫瘤患者用樺褐孔菌非常合適,大部分腫瘤病人在經(jīng)過手術和放化療后都有氣虛或陰虛的癥狀,在治療過程中,將樺褐孔菌和其它中藥相結(jié)合給病人做綜合調(diào)理,效果較好。
另外,樺褐孔菌對于同時患有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的人也非常適合,有助于降糖、抗癌。
2、白樺茸泡水喝的方法
很簡單的,只要白樺茸再加上松樹芽、海棠花果、甘草等適量,然后加3L水浸泡兩個小時,再用小火煎煮2個小時,直接密封保管一天。用布過濾出的濾液加蘆薈汁200g和蜂蜜0.5kg儲存4個小時即可,不過白樺茸的質(zhì)量很關鍵哦。
將樺褐孔菌和黃芪、雙花搭配泡水喝,有清熱解毒、補氣、抑制病毒和細菌的作用。經(jīng)常飲用這個小配方,可以增強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發(fā)生,特別是防止腫瘤的發(fā)生。
上一篇:石榴石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松樹葉子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78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71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64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32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62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52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34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79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80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qū)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diào)。"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