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4-04-22 13:25:35 閱讀:122
別名
鈴鐺草(《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麻性草(《湖南藥物志》)。
英文名稱
Leaf Of Black Henbane。
功效
鎮痛,解痙。治胃痛,齒痛,氣管炎咳喘。
①李承祜《生藥學》:"鎮靜,鎮痛。用于支氣管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齒痛等癥。又可為麻醉劑、催眠劑。"
②《中國藥植志》:"為膀胱炎與淋病的鎮痛藥,與瀉藥共用,可防上腸絞痛。"
③《東北藥植志》:"治胃痛,神經痛,氣喘等。"
④《內蒙古中草藥》:"鎮痛,解痙,止瀉,治氣管炎,咳嗽,氣喘。"
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1.1.對行為的影響: 兔側腦室注射東莨菪堿6mg/kg,可出現閉眼、側臥、翻正反射消失,約經40分鐘恢復,但活動仍較少。東莨菪堿與冬眠合劑合用于人、猴、犬均可產生全身麻醉。東莨菪堿與戊巴比妥或眠爾通合用也可使小鼠活動明顯減少,表現出與中樞抑制藥的協同作用。小劑量東莨菪堿(0.1-0.2mg/kg)使小鼠自主活動增加。小鼠腹腔注射東莨菪堿4mg/kg,能增強中樞興奮藥(苯丙胺、脫氧麻黃堿、咖啡因等)所引起的活動增加,并能對抗利血平及氯丙嗪引起的活動減少,表現中樞興奮作用。因此認為,東莨菪堿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是雙向性的。1.2.對腦電的影響: 給埋藏電極的清醒貓腹腔注射氫溴酸東莨菪堿0.05-0.1mg/kg,5分鐘后,腦電圖由低幅快波轉變為不規則的高幅慢波。但此時驚醒反應仍存在,動物表現安靜。若劑量增至0.25-0.50mg/kg時,腦電活動出現高度同步化和不規則高幅慢波,而且腦電驚醒反應亦消失;動物表現興奮狂躁。對猴、犬、兔和大鼠等動物,東莨菪堿所引起的腦電反應非常近似,并能阻斷多種生理刺激所引起的驚醒反應。1.3.對條件反射的影響: 大鼠皮下注射東莨菪堿0.05-100mg/kg,能不同程度地阻斷回避性條件反射和二級條件反射,阻斷率與劑量呈平行關系。在抑制大鼠回避性條件反射時,東莨菪堿影響二級條件反射及條件反射最強,阿托品則較弱。1.4.對痛覺的影響: 兔鉀離子透入法和小鼠熱板法證明東莨菪堿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并能加強杜冷丁的鎮痛作用,對抗去甲腎上腺素側腦室注射引起的痛閾降低和杜冷丁鎮痛作用的減弱。小鼠腹腔注射洋金花總堿每只0.2mg,15分鐘后,對輻射熱的痛閾可提高54.7%。亦有報道,東莨菪堿能對抗震顫素的中樞鎮痛作用,且較阿托品為強。1.5.與神經遞質的相互影響: 用1/10萬的東莨菪堿作貓側腦室灌流,能增加乙相膽堿的釋放量,灌流期間合并靜脈注射東莨菪堿1mg/kg,并不能使乙酰膽堿釋放量進一步增加但大鼠腹腔注射 東莨菪堿0.63mg/kg,腦中乙酰膽堿含量可減少31%,作用在給藥后60分鐘,為最強,于120分鐘時恢復正常,說明非側腦室給藥仍能促進腦內乙酰膽堿的釋放。而使腦組織中乙酰膽堿含量下降。兔靜脈注射利血平0.5-1.0mg/kg或腦室注射對氯苯丙氨酸(PCPA)每只5.0mg,均能延長側腦室注射東莨菪堿2-3mg/kg引起的麻醉,但腦室注射5-HT每只250mg,靜脈注射優降寧50mg/kg均顯著縮短其麻醉時間;而腦室內注射去甲腎上腺素每只 20Oμg,對東莨菪堿的麻醉時間無明顯影響。因此,東莨菪堿對大腦皮層和皮層下某些部位主要是抑制作用,如使意識消失,產生麻醉等,認為這與其阻滯大腦皮層和腦干網質結構M-膽堿受體有關,也可能與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對抗去甲腎上腺素作用有關。但對延髓和脊髓則有不同程度的興奮作用,特別對延髓的呼吸中樞,興奮作用較明顯。為此,東莨菪堿可提高清醒犬的呼吸頻率,從而抵消冬眠藥物(杜冷丁和氯丙嗪)減慢呼吸的作用。2.對循環系統的作用:2.1.對心血管的作用:東莨菪堿能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交感神經作用占優勢,故心率加快。阿托品有類似作用,且更強。正常兔和麻醉犬靜脈注射阿托品2-4mg/kg或東莨菪堿4mg/kg后,可拮抗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50μg/kg所誘發的心律紊亂(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室性心動過速等)、但不能拮抗引起的心率加快。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表明,20mg 的東莨菪堿可以拮抗去甲腎上腺素20μg/0.1mg引起的血管收縮作用,但此作用比阿托品弱得多。2.2.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出血性休克犬靜脈注射洋金花總堿,心排血量未見增高,但輸血以補充血容量后,洋金花總堿能使心排血量增加。說明洋金花對心排血量的影響與血容量有關。麻醉兔靜脈注射東莨菪堿10-20mg/kg,能拮抗靜脈注射5μg/kg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實驗還表明,東莨菪堿能改善失血性犬的微循環。3.對呼吸系統和平滑肌器官的作用:小劑量洋金花注射液可完全拮抗乙酰膽堿引起離體豚鼠氣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洋金花對實驗性氣管炎大鼠的氣管粘液腺有抑制作用,杯狀細胞顯著減少,此作用與切斷單側迷走神經的作用相似。東莨菪堿能降低胃腸道的蠕動及張力,能阻斷膽堿能神經的功能,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約肌收縮,引起尿潴留。4.其它作用:洋金花總堿或東莨菪堿用作與麻醉劑時,可使病人周圍血管擴張,體表溫度升高,而體溫下降。但術后2-6小時體溫出現回升。對精神病患者應用洋金花麻醉后,靜脈注射給藥可見血膽堿酯酶活力的平均值有顯著提高,而肌肉注射則不明顯。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5厘;制成酊劑、浸膏。流浸膏或混入煙葉內燒煙吸。
成分
莨菪葉含灰分20%,總生物堿0.045~0.14%,其中主要是天仙子胺、東莨菪堿及阿托品;另含一種苦甙名天仙子苦甙。
性味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苦,寒,有大毒。"
宜忌
毒性較大,內服慎用,心臟病、心力衰竭者忌用。
加工采集
立夏后采收,曬干。
藥材鑒別
干燥葉大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呈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約26厘米,寬約10厘米,葉端尖,葉緣不規則羽狀分裂,裂片三角形,上面黑綠色,下面淡灰綠色,密具毛茸,主脈上毛茸更多。由腺毛分泌的物質,在葉片不很干燥時帶粘著性。以葉片綠色,密生茸毛、干燥、無雜質者為佳。
植物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體被有粘性腺毛和柔毛,有臭氣。根粗壯,肉質。基生葉大,叢生,成蓮座狀,莖生葉互生,下部葉有柄,,七部葉無柄,基部下延,抱莖,近花序的葉常交叉互生,呈2列狀;葉片長圓形,長7~20厘米,邊緣羽狀深裂或淺裂?;▎紊谌~腋,常密聚于莖端;花萼深紫色;子房2室。蒴果卵球形,直徑約1.2厘米,蓋裂,藏于宿萼內。花期6~7月,果期8~9月。
藥用部位
為茄科植物莨菪的葉片,植物形態詳"天仙子"條。
臨床應用
用治熱人營血所致煩躁、妄動,痙攣、各種痛癥。
來自何書
《科學的民間藥草》
常見藥方
①治氣管炎:莨菪葉、三棵針、金剛骨各等分為末。每次服一分五厘。(《內蒙古中草藥》)
②治老人咳嗽、氣喘:莨菪葉少許,混煙葉中吸之。(《內蒙古中草藥》)
③治牙疼:莨菪葉少許,混煙葉中,吸(煙)含口內。(《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上一篇:夏枯草露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狗毛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53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46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26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17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4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38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2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29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63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