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4-03-30 11:47:35 閱讀:155
別名
蚌蛤灰,蜃灰,蚌殼粉,蚌殼灰
功效
化痰消積,清熱燥濕:治痰飲咳嗽,胃痛,嘔逆,白帶,癰腫,濕瘡。
①《本草拾遺》:"爛殼為粉,飲下,主反胃,心胸間痰飲。"
②《日華子本草》:"治疳,止痢并嘔逆;癰腫醋調敷。"
③《綱目》:"解熱燥濕,化痰消積。止白濁,帶下,痢疾,除濕腫,水嗽,明目,撩陰瘡、濕瘡、疿癢。"
④《醫林纂要》:"治頑痰,止咳嗽,清心保肺。"
作用
加蚌殼粉喂養大鼠及小鼠,皆無增進體重的作用。其吸收率為14.45%,絕對吸收量為12.67毫克,比磷酸氧鈣組和對照組高,股骨X線片及鈣含量分析結果表明骨質鈣化好,故蚌殼粉的鈣有一定效用。
鍶的作用與鈣相類似,但較弱而毒性也較低。以往認為其有毒性,可能與其中含有鋇所致,鍶很少吸收(主要在胃中吸收),血中之鍶排泄也很快,如同時注入鈣可促其排出,進入體內主要貯藏于骨胳中,能抑制骨的鈣化。只有放射性鍶有臨床用途。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干摻或調敷。
成分
各種河蚌的貝殼,常含微量的鍶。它們有強大的集積鍶的能力,故水中有否被Sr污染,可由分析其殼中的Sr而知之。參見"蜆殼"條。
性味
味咸;性寒
①《日華子本草》:"冷,無毒。"
②《綱目》:"咸,寒,無毒。"
入肺、肝、胃經。
①《本草匯言》:"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胃三經。"
宜忌
《本草匯言》:“諸病屬脾肺虛寒而無火者,須禁用之。”
歸經
歸經_肺經
加工采集
取蚌殼洗凈,刮去黑皮,研成粉末或煅灰用。
植物形態
1.合漬珠母貝,貝殼為斜四方形,殼質較脆,殼長50-90mm,寬18-32mm,高與長相近,較大個體高可達100mm以上。殼頂位于前方,兩側有耳,前耳較后耳稍小。兩殼不等,右殼較平,左殼稍凸,右殼前耳下方有一明顯的足絲凹陷。背緣平直;腹緣圓,殼面淡黃褐色,同心生長輪脈極細密,成片狀,薄脆易脫落,殼中部常呈磨損狀近腹緣的排列緊密,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翹起,足絲孔大,足絲呈毛發狀。殼內面中部珍珠層厚而發達,具極強的珍珠光澤。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組織急劇裂殖,形成珍珠囊,且不斷分泌珍珠質,才逐漸形成珍珠。殼內面邊緣淡黃色,無珍珠層。鉸合線直,有一突起主齒,沿鉸合線下方有一長齒片。韌帶紫褐色,前上掣肌痕明顯,位于殼頂下方,閉殼肌痕大,長圓形,前端稍尖,位于殼中央稍近后方。
2.珠母貝,貝殼呈不規則圓形,殼質堅厚,一般殼長110-150mm,大者可達200mm左右,高與長近等,左殼稍凸略大于右殼,殼頂位于背緣前端并向前彎,右殼頂前方有一凹陷,為足絲出孔,兩殼耳不明顯,殼表面棕褐色或綠褐色,殼頂光滑,暗綠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鱗片,鱗片延伸至殼的邊緣呈棘狀或鋸齒狀,中部鱗片常脫落,多數留有淡白色放射狀。殼內面珍珠層厚,有虹彩光澤,鉸合線直,無齒,韌帶強壯,紫褐色,前上掣肌痕較小,閉殼肌痕寬大,長圓形,略呈葫蘆狀,外套緣黑色,肛門膜具黑色素,肥厚寬大,頂端有一小突起。
3.大珠母貝,貝殼近五邊形,略圓,殼質堅實厚重,成體殼長超過200mm,大者可達300mm以上,重大4-5kg,是珍珠貝中最大的一種,殼稍平,殼頂位于背緣前端,前耳小,無后耳。殼表面鱗片排列不規則,呈灰黃褐色,放射肋淡褐色,老貝殼體鱗片常脫落,顯露珍珠層,放射肋不明顯。殼內面具很厚的銀白色珍珠層,邊緣部黃褐色。鉸合部后端稍突出。韌帶寬厚,脫落后有一凹痕。閉殼肌痕寬大,的腎形,痕面不平滑,有許多橫紋。肛門膜舌形,末端寬圓。
4.長耳珠母貝,貝殼近方形,殼長100mm 左右,個體比合浦珠母稍大,殼頂位于前方,無前耳,后耳較長,成翼狀突起,右殼較平,左殼稍凸。殼表邊緣鱗片層薄,成片翹起。殼內面具銀白色珍珠層,閉殼肌痕細長。
5.三角帆蚌,貝殼大而扁平,殼質堅硬,外形略呈三角形。左右兩殼頂緊接在一起,后背緣長,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狀后翼,前背緣短小,呈尖角狀。腹緣近直線,略呈弧形。殼面不平滑,殼頂部刻有粗大的肋脈。生長線同心環狀排列,距離寬。貝殼內面平滑,珍珠層乳白色。
6.褶紋冠蚌,貝殼較大,略呈不等邊三角形。前背緣冠突不明顯,后部長高,后背緣向上斜出伸展成為大形的冠。殼的后背部自過錯頂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漸粗大的縱肋。腹級長近直線。殼面深黃綠色至黑褐色,殼頂常受侵蝕而丟失表層顏色。珍珠層有光澤。
7.背角無齒蚌,貝殼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圓形,前端稍圓,后端呈斜切狀,腹緣呈弧形。后背部有自殼頂射出的三條粗肋脈。殼面綠褐色。閉殼肌痕長橢圓形。殼內面珍珠層乳白色。
藥用部位
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貝殼制成的粉。動物形態詳"蚌肉"條。
臨床應用
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將蚌殼研粉置銅鍋中干炒,待藥粉呈黃褐色,腥味揮發殆盡后冷卻過篩。每服1~2克,白天每小時1次,1日12~14次,4~8周為一療程。治療41例,服藥14~79天不等。結果上腹部疼痛消失者28例,減輕者7例;上腹部壓痛消失者23例,減輕者6例;X線復查21例,龕影消失者9例,變形消失者1例,龕影縮小者6例。
來自何書
《日華子本草》
常見藥方
①治痰飲咳嗽:真蚌粉(新瓦上炒紅),入青黛少許,用淡虀水滴麻油數點,調服二錢。(《內經類編試效方》)
②治積聚涎塊,結于心腹之間,致令心腹刺痛,日久不愈,或干嘔減食:蚌粉一兩,巴豆七粒(去殼及膜)。上二味同炒令赤.去巴豆不用,只以醋丸其粉,如梧子大。丈夫臍腹痛,炒茴香酒吞下二十丸;婦人血氣,炒姜酒下;敗血沖心,童便和當歸酒服;常服姜酒下。(《世醫得效方》炒粉丸)
③治癰疽赤色腫有尖頭者:醋和蚌蛤灰涂,干者易之。(《千金方》)
④治諸瘡疽:川烏、蚌粉、草烏、海金砂、赤小豆、天南星各等分。上為末,用生地黃汁調,涂患處。(《普濟方》消腫毒方)
⑤治腳指濕爛:蚌蛤粉干搽之。(《壽域神方》)
上一篇:太白小紫菀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58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50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32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0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47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1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4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37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66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