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3-08-29 10:16:30 閱讀:134
大家知道貫眾是一種什么樣的中藥材嗎,平時有個感冒風(fēng)熱的情況,一些中醫(yī)會開一些中藥方子,里面就有貫眾這樣的藥材,很早的時候貫眾的應(yīng)用就非常的廣泛,而且在預(yù)防很多的身體疾病方面作用還是很大的,那么貫眾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貫眾的簡介
【名稱】:貫眾
【別名】:貫仲、管仲、貫來、貫中、止濼、貫節(jié)、貫渠、草鴟頭、貫鐘、伯芹、伯藥、百頭、虎卷、扁苻、渠母、藥渠、黃鐘、伯萍、樂藻、藥藻、鳳尾草、蕨薇菜根、綿馬貫仲
【藥材類別】:根莖類
【性味】:苦;澀;微寒;有小毒。
①《本經(jīng)》:味苦,微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澀。
③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苦甘,溫。
④《吳普本草》:神農(nóng)、歧伯:苦,有毒。一《經(jīng)》甘,有毒。黃帝:咸酸,一《經(jīng)》苦,無毒。
⑤《陜西中草藥》:味澀、苦,性寒,有小毒。
【歸經(jīng)】:入肝、胃經(jīng)。
①《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jīng)。
②《本草新編》:入陽明胃經(jīng),亦入心、肺。
③《本草撮要》:入手太陰、足厥陰經(jīng)。
④《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jīng)。
【入藥部分】: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的根莖及葉柄殘基。
【產(chǎn)地和分布】:生于海拔300-1200m的林下沼澤地或林下陰濕處。分布于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東梅州、吉林長白山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莖粗壯,斜生,有較多堅硬的葉柄殘基及黑色細根,密被深褐色、長披針形的大鱗片。葉簇生于根莖頂端;葉柄長10-25cm,基部以上直達葉軸密生棕色條形至鉆形狹鱗片,葉片草質(zhì),倒披針形,長60-100cm,中部稍上處寬20-25cm,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羽片無柄,裂片密接,長圓形,圓頭或圓截頭,近全緣或先端有鈍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羽狀分叉。孢子葉與營養(yǎng)葉同形,孢子囊群著生于葉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葉背小脈中部以下,囊群蓋腎形或圓腎形,棕色。
貫眾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涂。
貫眾的功效與作用
殺蟲;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風(fēng)熱感冒;溫?zé)狁?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帶下及鉤、蛔、絳蟲等腸寄生蟲病。用于預(yù)防流感,麻疹,流腦等傳染病,吐血,便血,痄腮腫痛,絳蟲,蟯蟲。
①《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②《本經(jīng)》: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
③《本草圖經(jīng)》:止鼻衄。
④《綱目》:治下血崩中,帶下,產(chǎn)后血氣脹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⑤《別錄》:去寸白,破癥瘕,除頭風(fēng),止金瘡。
⑥《奉經(jīng)續(xù)疏》:治喉痹,消頑腫。
⑦《會約醫(yī)鏡》:治邪熱腹痛,解時行疫氣。
⑧《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驅(qū)蟲,止血,清熱解毒。治蛔蟲,絳蟲,蟲積腹痛;子宮功能牲出血,白帶。貫眾放在水缸中,飲用其水,預(yù)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
⑨《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止血殺蟲。預(yù)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經(jīng)過多、蛔蟲癥、蟯蟲癥。
⑩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祛風(fēng)活血,補肝腎。治風(fēng)寒濕痹,腰膝酸痛,遺尿。
貫眾的附方
①解一切諸熱毒,或中食毒、酒毒、藥毒等:貫眾、黃連、甘草各三錢,駱駝峰五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diào)下。(《普濟方》貫眾散)
②預(yù)防麻疹:貫眾五錢,銀花五錢,鬼燈籠三錢。水煎服,連服五劑以上,每日服一劑。(《陸川本草》)
③治鉤蟲病:貫眾三兩,苦楝皮、山紫蘇、土荊芥各五錢。煎湯,成人-次服用。(《中醫(yī)雜志》(3):3,1959)
④治蛔蟲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貫眾一兩,鶴虱一兩(紙上微炒),狼牙一兩,麝香一錢(細研),蕪荑仁一兩,龍膽一兩(去蘆頭)。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湯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貫眾散)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陰虛內(nèi)熱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孕婦慎用。
①《藥性論》:赤小豆為使。
②《云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③《本草經(jīng)集注》:藋菌為之使。
④《本草經(jīng)疏》:病人虛寒無實熱者禁用。
上一篇:天花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蓮子心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guān)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89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82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77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42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73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61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44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601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fēng),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91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qū)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diào)。"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