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08-28 13:44:13 閱讀:129
蓽澄茄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我們平時的時候可能會用到的中藥,只是大家平時的時候不太了解或是不注意而已,一般主要是和別的中藥一起搭配著進行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是不同的。
蓽澄茄的簡介
【出處】出自《開寶本草》《海藥本草》:謹按《廣志》云,(畢澄茄)生諸海,嫩胡椒也。青時就樹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圓是也。古方偏用染發,不用治病也。
【別名】澄茄、毗陵茄子、畢茄。
【原形態】蓽澄茄常綠攀援藤本,長約6m。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斜心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花單性,雌雄異株,成單生的德狀花序,長約10cm;花小,白色,無花被。核果球形,直徑約5mm,黑褐色。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有引種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印度、西印度群島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果實上部近圓球形,直徑3-6mm。表面暗棕色至黑棕色,有網狀皺紋,先端有一不甚明顯的小突起柱頭殘跡;基部果皮延長,形成細直的假果柄,長3-7mm,直徑約lmm,表面有縱皺紋。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軟,內果皮薄而堅脆,內含未成熟種子1粒,黃棕色,富油質,有的皺縮干癟。氣強烈芳香,味苦以粒大、油性足、香氣濃者為佳。
【藥理作用】
1.對平滑肌的作用:蓽澄茄油能松弛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增加豚鼠離體肺灌流量,對豚鼠吸入致痙劑所致藥物性哮喘有明顯保護作用,對小鼠有祛痰作用,均以含檸檬醛部分比去醛部分作用強。另蓽澄茄油中的香葉醇、芳樟醇、香茅醛、樟腦等成分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平喘作用。
2.抑菌作用:蓽澄茄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1984年周勇等報道,蓽澄茄揮發油為廣譜抗真菌藥物,其主要成份為檸檬醛。
其抗真菌作用有下列特點:2.1.抗真菌作用強。
2.2.廣譜抗霉劑對9種一般霉菌及3種致病真菌均有抗菌效果。
2.3.為殺真菌作用,而不是抑菌作用。
2.4.毒性低根據蓽澄茄揮發油半數致死量為3.25±0.2ml/kg,按生藥計算相當65±4g/kg,與抗真菌有效劑量相比其毒性是很低的。1985年涂新義等報道,蓽澄茄油及其4種提取物對9種霉菌菌株進行抑霉菌試驗,結果表明有一定抑霉菌作用。
3.對皮膚過敏反應的抑制作用:蓽澄茄油對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PCA)有抑制作用,能保護豚鼠過敏性休克和抑制豚鼠離體回腸過敏性收縮。
4.蓽澄茄油及其滴丸的抗缺氧作用:1988年付守廷等報道,蓽澄茄油及其滴丸能明顯延長常壓缺氧條件下的小白鼠的存活時間;蓽澄茄油亦能延長腹腔注射異丙腎上腺素的小白鼠的在常壓缺氧條件下的生存時間,并對氰化鉀和亞硝酸鈉中毒有緩解作用。
5.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985年張風鸞報道,觀察了蓽澄茄油連續灌胃3天對氯仿與氯化鋇引起的實驗性心律失常的療效,結果表明蓽澄茄油能降低氯仿所致的小鼠心室顫動的發生率。能使氯化鋇所致大鼠的雙向性心動過速迅速轉為正常竇性心律。蓽澄茄油不能明顯對抗烏頭堿和哇巴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提示其作用有一定的選擇性。
【毒性】山雞椒油灌胃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3.25±0.22ml/kg。1984年黎士雄等報道,蓽澄茄油對大白鼠骨髓細胞染色體有致畸變作用。
【鑒別】取本品粉末少許,滴加濃硫酸數滴,顯黃棕色(或黃綠色),約10分鐘后顯血紅色,再隔片刻轉深紫紅色。
【炮制】揀去雜質,摘去果柄,洗凈,曬干。《雷公炮炙論》:凡使蓽澄茄,采得后,去柄及皺皮了,用酒浸蒸,從已至酉出,細杵任用。
【性味】辛;溫
【歸經】脾;腎;胃;膀胱經
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暖腎。主胃寒嘔逆;脘腹脹滿冷痛;腸鳴泄瀉;寒疝腹痛;寒濕小便淋瀝渾濁
蓽澄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擦牙或搐鼻。
蓽澄茄各家論述
1.《本草述鉤元》:蓽澄茄,療腎氣膀胱冷,少類于蜀椒;治陰逆下氣塞,少類于吳萸,以溫為補,洵屬外傷于寒及內虛為寒之對藥。至于溫益脾胃,令人能食,其本在暖補腎與膀胱之氣也。
2.《本草撮要》:畢澄前,功專治膀胱冷氣,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納,得高良姜治寒呃,得薄荷、荊芥治鼻塞不通,得畢撥為末擦牙,治齒浮熱痛,若蜈蚣咬傷,畢澄茄研末調敷。
3.《海藥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亂吐瀉,痰癖冷氣。
4.《日華子本草》:治一切氣,并腎氣膀胱冷。
5.《開寶本草》:主下氣消食,皮膚風,心腹間氣脹,令人能食。
6.《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壯陽道,治陽痿。
7.《綱目》:暖脾胃,止嘔吐噦逆。
8.《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綠水。
9.《現代實用中藥》:治淋疾。
拓展閱讀:注意事項
《本經逢原》:陰虛血分有熱,發熱咳嗽禁用。
上一篇: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野山參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89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82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77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42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73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61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44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601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91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