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4-03-16 11:53:00 閱讀:137
別名
馬桑、醉魚草、魚尾草、蛤蟆樹、上天梯、藍蛇風
功效
治癰疽,腫毒。疥癩,黃水瘡,燙傷。
①《草木便方》:"治風目,癰疽,腮腫風毒,涂四肢麻木不仁。"
②《分類草藥性》:"治火傷,調香油搽涂。"
③《重慶草藥》:"干葉粉,可以收黃水,止癢,治癢瘡,癩子。"
作用
果實的毒性成分馬桑內酯的化學與藥理性質均與印防己毒素相近,其致痙作用比后者發生較快而持續時間較短,毒性也強于后者,故臨床不用。對巴比妥類催眠藥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在痙攣量以下(0.1-0.2mg/kg)靜脈注射可引起兔、貓血壓的持續上l。對脊髓貓不引起痙攣,亦不引起l壓。對兔耳血管、兔離體心房、離體兔腸、子宮及腦組織呼吸皆無作用。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煎水洗、研末摻或調敷。
副作用
誤食馬桑可引起輕重不等的中毒。初期癥狀是在食后0.5~3小時內感頭昏、頭痛、胸悶、口涎增多、惡心嘔吐、全身瘙癢、疼痛、灼熱、腹痛等。輕者逐漸自行恢復,重者遍身發麻,心跳變慢,血壓上升,呼吸增快,反射增強,常突然驚叫一聲,隨即昏倒,繼以抽搐。抽搐為陣發性,數分鐘至半小時1次,持續3~4分鐘后停止,進入昏睡狀態,出現深長呼吸。間隙期間患者意識可呈半清醒狀態。如見煩躁不安,則為再發抽搐的先兆。解救方法:采用催吐、解痙、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補充液體等措施。驚厥可采用苯巴比妥,如未顯效,可吸入少量乙醚(5~15毫升);心臟搏動緩慢或有虛脫現象可用咖啡因等,但可拉明應避免使用;中毒解救過程中不宜用嗎啡類麻醉藥,禁用酊劑及其他含酒藥物。除中毒深者因抽搐頻繁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外,一般在抽搐停止后,意識逐漸清醒,經2~3日或多至1~2周可恢復正常。發生抽搐的病例,恢復后常有記憶力損害,個別還出現無端發笑、發呆及言語障礙,半年后才完全恢復。
成分
馬桑果實及寄生葉含馬桑毒素(coriamyrtin),羥基馬桑毒素(tutin),馬桑亭(coriatin),種子含19.33%油脂,尚含鞣質(tannin),多糖(polysaccharide),蛋白質(protein)及樹脂等。種子油含主要為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13-羥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
性味
辛苦,寒,有毒。
①《貴陽民間藥草》:"辛苦麻,有大毒。"
②《貴州草藥》:"性寒,味辛,有毒。"
宜忌
本品有毒,小兒、孕婦、體弱者禁用。
歸經
心;肺二經
加工采集
4~5月采收。
植物形態
馬桑(《草木便方》),又名:醉魚草、魚尾草、扶桑、鬧魚兒、蛤蟆樹、上天梯、藍蛇風。
落葉灌木,高至6米。葉對生;橢圓形或廣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5厘米,微尖頭,圓腳,基脈3出,表面鮮綠色,兩面均無毛。總狀花序,側生于上年枝上,長4~6厘米,基腳不帶葉,或僅有葉1~2片,雄花序先葉開放;花小形,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冠5瓣,稍帶綠色或紅色,花瓣較萼片為小,但于花后增大變成肉質,包被果實;雄蕊10,花絲短;子房上位,心皮5個,分離,每心皮內有倒生胚珠1顆,花柱分離,絲狀,被有乳頭狀突起。瘦果5個,外包肉質花瓣,熱時花被由紅色轉為紫黑色,有甜味,但有毒,不可食。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長子山坡或山溝中。分布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馬桑根),樹皮(馬桑樹皮)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用部位
為馬桑科植物馬桑的葉。
臨床應用
治療精神分裂癥
取鮮馬桑葉或莖(莖的直徑1~2.5厘米,切片),水煎兩次,合并濃縮成100%煎劑供口服。給藥量1次約相當生藥2~4克/公斤體重(如馬桑葉采回放置過久,藥效減低,應適當增加用藥量)。治療時病員集中于治療室進行,專人護理。當日晨空腹給藥,然后讓病員臥床休息。一般給藥后0.5~1小時左右可出現藥物反應:惡心、嘔吐,出汗及肌肉抽動,全身痙攣等癲癇樣發作,約經8小時藥物反應逐漸消失,即可送回病室繼續觀察.如服藥后癲癇樣發作頻繁、發作間隙縮短,可給予速效的抗癲癇藥物(異戊巴比妥鈉0.5克或安定注射液10毫克,肌注、靜注均可);如反應并不劇烈,可不作特殊處理,但宜在當天治療結束時肌注苯巴比妥鈉0.1克,以防離開治療室后發生癲癇。經治128例(其中29例結合其它療法),結果痊愈(精神癥狀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復,對環境適應良好)33例,顯著好轉(主要精神癥狀基本消失,有初步自知力,與環境接觸良好)21例,好轉(主要精神癥狀減輕,生活可以自理,但缺乏自知力)23例,無效61例。總有效率約60%,痊愈率25.8%。其中單獨用馬桑煎劑治療99例的療效為:痊愈18例,顯著好轉14例,好轉18例,無效49例。在有效病例中約80%以上在治療7天以內即顯效果,最快者只1~2日。
為觀察藥物的毒性作用,治療中對96例患者進行了肝功能檢查,結果9例有明顯改變,但未見黃疸、肝區疼痛等急性中毒性肝炎表現,僅少數病例有厭食及肝腫大;部分患者經尿常規檢查,少數尿中有少量紅、白細胞和微量蛋白,幾天后便恢復正常;部分病例還進行了血糖和血清電解質的觀察,結果均無明顯改變。治療中少數病例由于藥物的反應還曾引起一些并發癥,如嘔吐劇烈者發生少量胃出血,嘔吐物呈咖啡色(此時給予阿托品皮下注射);或癲癇發作時引起下頜及肩關節脫臼、胸椎壓縮骨折、門齒松動。此外,有1例患者服藥(相當于生藥125克)后產生癲癇頻繁發作和中毒性休克,經及時搶救而轉危為安。鑒于本品有一定的毒性,服藥后反應比較劇烈,故凡內臟器官患有嚴重急慢性疾患及體質衰弱或年齡過大過小者,均不宜用本藥治療。一般病員,治療前也應作血、尿常規及肝功能檢查,必要時進行胸透;為了保護肝臟,治療前后宜每天給予白糖及維生素;癲癇發作時除給予抗癲癇藥物外,還應注意保護關節,以防止和減少脫臼、骨折等并發癥的發生。經驗證明,為了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藥物劑量宜根據病員初次治療反應情況適當增減,一般以將劑量控制在治療中癲癇大發作不超過5次為宜。重復治療數次亦有必要,一個療程可試定為3~5次,每次間隔時間可試定為5~7天。實踐表明,本品對一般病程較短者療效較佳,但也有少數病程較長曾經多種治療無效的患者,經改用馬桑治療而獲愈。馬桑對精神分裂癥的各種常見癥狀均有一定效果,似無明顯選擇性。本法與其它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一些方法結合使用,可以互相補充,提高療效,鞏固效果。在治愈及顯著好轉的病例中,有少數(約占30%)在出院前病情有所波動,再用馬桑治療時,或有效,或無效;也有部分病例出院后病情復發。因此,對治療有效病例,在出院前后當給予鹽酸氯丙嗪或奮乃靜以鞏固療效。值得重視的還有,藥物制劑對臨床療效有很大影響,例如新鮮制劑反應快、療效高,而制備后擱置過久的則反應慢、療效低;馬桑藥材貯存時間的長短,對療效影響尤為明顯,特別是馬桑葉采回后藥效即逐日降低,干馬桑葉幾無藥效,馬桑莖的情況不如馬桑葉明顯。因而制成的煎劑,用量需逐日適當增加,才能產生反應,從而獲得療效。
來自何書
《本草便方》
常見藥方
①治腫瘍:馬桑葉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②治疥瘡:馬桑葉,地星秀等分為末,調油搽。(《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目赤痛:馬桑葉。大血藤葉,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④治外痔:馬桑葉適量,煨水洗患處。(《貴州草藥》)
⑤治頭癬:馬桑嫩葉一兩,搗絨,加硫黃粉三錢,花椒粉一錢,用菜油適量調勻,搽患處。(《貴州草藥》)
上一篇:秋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睡菜根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59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52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35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0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47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1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4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40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67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