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皮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4-01-21 14:28:42 閱讀:160
別名
白皮子,白皮紙,秋風子,姹皮,羅皮
功效
化痰,消積,祛風,除濕。治痞塊,頭風,白帶,膝髕風濕,無名腫毒。
《綱目拾遺》:"消痰行積,止帶祛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浸酒或以姜、醋拌食。外用:敷貼。
性味
味咸,性平。
《綱目抬遺》:"味咸澀,性溫。"
歸肝;腎經
歸經
歸經_腎經
加工采集
8-10月間捕撈海蜇時將傘部加工成海蜇皮。鮮海蜇皮先放入清水中浸漂,除去咸味和沙子,切碎。腌制海蜇皮分為四個步驟:①初礬:用竹刀將海蜇皮與海蜇頭連接處的頸要割去,再刮去血義和背面白色粘液。按5%濃度加礬浸入容器內。②二礬:將初礬海蜇皮削去紅墩,瀝水1h,平攤在木板上,每只用鹽礬混合物[100:(3.5-4)]撒在膛心,移放至桶中,腌滿后,撒較厚的一層鹽填充頂。每100kg加鹽礬混合物12-15kg腌制。7d后即為二礬制品。③三礬:將二礬海蜇皮取出瀝水30min,放在木板上,每張海蜇皮加鹽礬混合物[100:(1-1.5)]施敷全體,移放入桶中。撒鹽封頂,5d后即成三礬成品。④提干:將三礬海蜇皮逐張放入三礬鹵水中,用水泥塊擦洗海蜇皮周圍的血衣斑,再逐張撒少量的食鹽。然后平放在桶中,放置4d后取出,堆高60-70cm,瀝去鹵汁,3d內翻轉2次,直至鹵水瀝干,即成三礬提干成品。海蜇制品保存時切忌日曬、污水或淡水浸入及其他堿類混入等。否則很快腐爛。陰涼、通幾、干燥是保存的重要條件。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呈半圓形,直徑25-45cm,最大可達50cm以上。上傘突出,光滑,中膠層較厚,其邊緣有8個缺刻,兩缺刻間各有14-20個緣瓣。下傘較薄,邊緣有發達的環肌,向內凹陷,其中夾有8個口腕基。干品傘部多皺褶。質堅而韌,不易折斷,氣腥,味咸。
植物形態
1.海蜇,海蜇生活時通常為淡藍色至青藍色。傘呈半球形,直徑一般為25-45cm,最大可達50cm左右。傘體厚邊緣漸薄。外傘表面光滑,傘緣有8個缺刻,內各有感覺器1個,位于主輻和間輻的末端各制間,傘緣的每1/8有緣瓣14-20個。內傘有很發達的呈同心圓的環肌。在4個間輻處各有1個馬蹄形的生殖腺,其下腔各有1個小的疣狀突起,與4個口柱交互排列,向中央匯合至呈棱柱形腕盤,由此向外伸出8對左右側扁的肩板,每板上具40-50條絲狀物。肩板向下有8個翼狀的口腕,每個口腕上有150-180條絲狀物和30-35條棒狀物,腕翼邊緣的皺褶上有許多吸口。內傘中央胃腔有16條輻管,即主輻、間輻各4條,從輻8條,通過在其內、外側的分枝(僅從輻管在內側不分枝)彼此相連,構成網狀,并都伸到傘緣。從胃腔底部的主輻位置伸出4條輻管,各自分叉向下伸到8個口腕,并經多次分枝進入吸口與外界相通。口腕附屬器乳白色,或半透明狀,有時口腕及肩板呈紅褐色,吸口褐色。生殖腺黃色。但雄性個體的色澤比雌性個體的顏色略淡。生長于河口附近的海灣內。我國北起遼寧南至福建均有分布。以東南沿海產量最大。8-9月間常常成群浮游于海面,以硅藻和橈足類動物等為食。有時在海面成片出現,也可漂到外海。 2.黃斑海蜇,成體一般為乳白色,外傘表面具黃褐色斑點。傘徑達21-45cm,最大可達54cm左右,傘中央膠質厚,邊緣漸薄。外傘表面粗糙,具眾多小而尖錐形的黃褐色突起(這是與前種的顯著區別)。傘緣每1/8有8個長橢圓形緣瓣。內傘4個間輻處各有1個生死腺,其下腔生殖乳突很大,呈卵圓形,表面具尖刺狀突起。口腕8個,三翼型,具多數短棒狀附屬物,其末端膨大呈球狀。腕端及腕上附屬物呈黃褐色,口腕及生殖腺皺褶呈乳黃白色。本種屬熱帶性水母類,我國主要分布于廣東沿海,自汕頭到雷州半島及廣西的潿洲島一帶海域分布較密,閩南也有少量分布。每年雨水前后于碣石灣、紅海灣、大亞灣等地即能見到幼體,群體數量很大,生長迅速,至立夏已可長至成體。
藥用部位
為海蜇科動物海蜇的傘部。動物形態詳"海蜇"條。
來自何書
《綱目拾遺》
常見藥方
①消痞:㈠白皮子、荸薺,燒酒浸服。㈡白皮子、荸薺同煮,止食荸薺。(《王圣俞手集》)
②治頭風:白皮子貼兩太陽。(《綱目拾遺》)
③治膝髕風濕:白皮子貼之。(《綱目拾遺》)
④治無名腫毒,重者潰,輕者散;又止痛:白皮子一片,白糖霜揉軟,中開一孔貼上。(《醫方集聽》)
⑤治流火:海蜇皮薄者貼上,燥則易之。(《文堂集驗方》)
⑥治爛腿:白皮子照瘡大小,剪作膏貼,內摻銀朱。(《救生苦海》)
上一篇:八楞木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榕須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6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0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4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5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4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0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2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