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鵪菜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4-01-19 12:07:16 閱讀:167
別名
苦菜藥、三枝香(《廣西藥植名錄》),黃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蘭、芥菜仔,臭頭苦苴(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感冒,咽痛,乳腺炎,結膜炎,瘡癤,尿路感染,白帶,風濕關節(jié)炎。
①《廣西藥植名錄》:"消腫,止痛。治感冒。"
②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通結氣,利咽喉。"
③《常見混淆中草藥的識別》:"抗菌消炎。治瘡癤,乳腺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白帶,結膜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外用:搗敷或搗汁含漱。
性味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甘微苦,涼,無毒。"
入肺經(jīng)。
貯藏
鮮用或切段曬干。
歸經(jīng)
歸經(jīng)_肺經(jīng)
加工采集
春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根,鮮用或切段曬干。
植物形態(tài)
黃鵪菜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須根肥嫩,白色。莖自基部抽出一至數(shù)枝,直立。基部葉叢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頂端裂片大,先端鈍,邊緣有不整齊的波狀齒裂;莖生葉互生,稀少,通常1~2枚,少有3~5枚,葉片狹長,羽狀深裂。頭狀花序小而多,排成聚傘狀圓錐花叢;總苞片2層,外層苞片5枚,三角狀或卵形,內(nèi)層苞片約8枚,披針形;花冠黃色,邊緣為舌狀花,中心為管狀花,瘦果棕紅魚,具棱11~13條,冠毛白色:花期4~5月。
生于路邊荒野。分布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藥用部位
為菊科植物黃鵪菜的全草或根。
來自何書
《救荒本草》
常見藥方
①治咽喉炎癥:鮮黃鶴菜,洗凈,搗汁,加醋適量含漱(治療期間忌吃油膩食物)。
②治乳腺炎:鮮黃鶴菜一至二兩。水煎酌加酒服,渣搗爛加熱外敷患處。
③治肝硬化腹水:鮮黃鶴菜根四至六錢。水煎服。
④治胼胝:鮮黃鶴菜一至二兩。水酒各半煎服,渣外敷。
⑤治狂犬咬傷:鮮黃鶴菜一至二兩。絞汁泡開水服,渣外敷。(選方出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上一篇:鞘菝葜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山棯根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6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0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4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5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4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0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2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