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4-01-09 11:55:10 閱讀:143
別名
莨菪子、莨菪實、牙痛子、小顛茄子、米罐子、熏牙子
英文名稱
Black Henbane
功效
止痛,定驚,固脫。用于胃腹痛、牙痛、神經(jīng)痛、氣喘、癔病、久痢、癰腫惡瘡
.①《本經(jīng)》:"主齒痛出蟲,肉痹拘急。"
②《別錄》:"療癲狂風(fēng)癇,顛倒拘攣。"
③《藥性論》:"生能瀉人,熱炒止冷痢,炒焦研細(xì)末,治下部脫肛。"
④《本草拾遺》:"主痃癖,除邪逐風(fēng)。"
⑤《日華子本草》:"燒熏蟲牙,洗陰汗。"
作用
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
1、對心臟的作用:東莨菪堿能解除迷走神經(jīng)對心臟的抑制,使交感神經(jīng)作用占優(yōu)勢,故可使心率加快。阿托品有類似作用,而且更強(qiáng)。給兔和犬靜脈注射阿托品2-3mg/kg或東莨菪堿4mg/kg,可拮抗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所誘發(fā)的心律紊亂,但不能拮抗引起的心律加快。
2、對血管及血流動力學(xué)的作用:離體兔血管灌流表明,東莨菪堿可以拮抗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作用,但比阿托品弱,同時還能對抗乙酰膽堿所致的血壓下降,改善微循環(huán)。
對中樞神經(jīng)的作用:
1、對行為的影響:東莨菪堿注射于兔側(cè)腦室,可出現(xiàn)閉眼,側(cè)臥、翻正反射消失,活動減少等現(xiàn)象,與冬眠合劑或與戊巴比妥類合用均可使動物活動減少,表現(xiàn)出與中樞抑制藥的協(xié)同作用。但有報告,小劑量東莨菪堿能使小鼠自主活動增加,并能對抗利血平等引起的活動減小,表現(xiàn)中樞興奮作用。因而認(rèn)為,東莨菪堿對中樞神系系統(tǒng)的作用是雙向性的。
2、對動物腦電的影響:給清醒貓腹腔注射氫溴酸東莨菪堿0.05-0.1mg/kg,腦電圖由低幅快波轉(zhuǎn)變?yōu)椴灰?guī)則的高幅慢波,動物表現(xiàn)安靜。當(dāng)劑量增至0.25-5mg/kg時,腦電圖出現(xiàn)高度同步化和不規(guī)則高幅慢波,此時動物表現(xiàn)興奮狂躁。東莨菪堿對犬、兔和大鼠等動物所引起的腦電反應(yīng)亦非常近似,并能阻斷多種生理刺激所引起的驚醒反應(yīng)。
3、對條件反射的影響:東莨菪堿能不同程度地阻斷大鼠回避性條件反射和二級條件反射,阻斷率與劑量呈平行關(guān)系,阿托品作用較弱。
4、對痛覺的影響:家兔鉀離子透入法測痛試驗表明,腹腔注射東莨菪堿4mg/kg,給藥后30分鐘痛閾提高49%。靜脈注射同樣劑量的東莨菪堿,給藥后20分鐘痛閾提高37%。而側(cè)腦注射5mg/只后20分鐘痛閾提高53%,與度冷丁(60mg/kg腹腔注射)合用痛閾提高147%,而單用度冷丁痛閾升高93%,提示兩藥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小鼠熱板法試驗表明,腹腔注射東莨菪堿1.25mg/kg,給藥后15分鐘痛閾提高62%,與小劑量度冷丁(10mg/kg腹腔注射)合用,給藥后15分鐘痛閾提高126%,而單用小劑量度冷丁痛閾僅提高23%,這些與家兔實驗結(jié)果相一致。另外,給家兔側(cè)腦室注射去甲腎上腺素20mg/只后,10分鐘時痛閾下降46%,并能減弱度冷丁的鎮(zhèn)痛作用。東莨菪堿和去甲腎上腺素合用,則能對抗后者的抗鎮(zhèn)痛作用。因此推測東莨菪堿的鎮(zhèn)痛和加強(qiáng)度冷丁鎮(zhèn)痛的作用,可能與其抗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有關(guān)。
對腺體及平滑肌的作用:
阿托品對腺體分泌有抑制作用,對活動過強(qiáng)或痙攣狀態(tài)下的平滑肌有明顯的弛緩作用。
其它作用:
阿托品具有散瞳、升高眼壓及調(diào)節(jié)麻痹的作用,保護(hù)胃粘膜作用,鈣拮抗作用,對腎功能衰竭保護(hù)作用,另對脊髓損傷也有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6-1.2g;散劑,0.06-0.6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衍;煎水洗;或燒煙熏。
副作用
阿托品作用范圍很廣,利用其一種作用于治療時,其他作用即成為不需要的副作用,5-10mg即能產(chǎn)生顯著的中毒癥狀,最低致死量則為0.08-0.13g,相差十幾倍。東莨菪鹼對成人的最小致死量約為100mg,幼兒約為10mg。阿托品5-10mg即可產(chǎn)生中毒癥狀,最低致死量則為0.08-0.13g。
成分
1、莨菪:種子含天仙子胺(hyoscyamine)0.02%-0.17%,東莨菪堿(scopolamine)0.01%-0.08%[1]及阿托品(atropine)[2]等;還含脂肪,其量可達(dá)25%。脂肪酸組成為:肉豆蔻酸(myristic aicd)0.3%,棕櫚酸(palmitic acid)6.5%,硬脂酸(stearic acid)1.6%,油酸(oleic acid)35.2%,亞油酸(linoleic acid)56.4%[3]。
2、小天仙子:種子含天仙子胺0.04%,東莨菪堿0.01%。
炮制
生用或醋煮。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毒;歸心、肝、胃經(jīng)。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雷公炮炙論》:"大毒。"
③《別錄》:"甘,有毒。"
④《藥性論》:"味苦辛。微熱,有大毒。"
宜忌
有大毒,內(nèi)服宜慎。
①《本經(jīng)》:"多食令人狂走。"
②《雷公炮炙論》:"勿誤服,沖人心,大煩悶,眼生星火。"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歸經(jīng)
歸經(jīng)_心經(jīng)
加工采集
夏秋季節(jié),當(dāng)下部果皮呈共同色,上部種子充實呈淡黃色時,于分枝處割下,放通風(fēng)處,1星期后脫粒曬干即成。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乙醚5ml與10%,氨溶液數(shù)滴,密寒,振搖,2h后,吸取醚液少量于栽玻片上,揮干醚液,滴加碘化鉍鉀試液2滴,數(shù)分鐘后,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黃紫色,似飛鳥狀結(jié)晶。(檢查莨菪類生物堿)
2、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濃氨試液0.5ml,混勻,再加氯仿5ml,密寒,振搖0.5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氯仿溶解,吸取溶液5滴,置水浴上蒸干,加發(fā)煙硝酸4滴,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與氫氧化鉀1小粒,顯紫色。(檢查莨菪類生物堿)
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超聲處理15min,棄去石油醚液,同上再處理1次,藥渣揮干溶劑,加濃氨試液與乙醇的等量混合溶液2ml濕潤,加氯仿20ml,超聲處理15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0.5ml溶解,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氫溴酸東莨菪堿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2種溶液5μm,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7:2:1)展開,取出,晾干,依次噴碘化鉍鉀與亞硝酸鈉乙醇試液。樣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的兩個桔紅色斑點。
植物形態(tài)
莨菪,
一年生工二年生草本,高達(dá)1m。全株被粘改建的腺毛。根粗壯,肉質(zhì)。一年生植株莖極短,莖基部具蓮座狀葉叢,葉長可達(dá)30cm,寬達(dá)10cm。二年生植析莖伸長分枝。莖生葉互生,無柄,基部半抱莖;葉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4-10cm,寬2-6cm,先端鈍或漸尖,邊緣呈羽狀淺裂或深裂;向頂端的葉呈淺波狀,兩面除生粘性腺毛外,沿葉脈并被柔毛。花腋生,單一,徑2-3cm;花萼筒狀鐘形,5淺裂,花后增大成壇狀,有10條縱助,外被直立白柔毛;花冠鐘狀,5淺裂,黃色囊有紫堇色網(wǎng)紋;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的近中部,稍長于花冠;花藥縱綻裂形,深藍(lán)紫色;子房2室,柱頭頭狀,2淺裂。蒴果藏于宿存的萼內(nèi),長卵圓形,成熟時蓋裂。種子小,近圓盤形,淡黃棕色,有多數(shù)網(wǎng)狀凹穴。花期5月,果期6月。
小天仙子
形態(tài)與上種十分接近,主要區(qū)別:本種為一年生草本,植株較小。根細(xì)瘦而帶木質(zhì)。無蓮座葉從,莖生葉不作羽狀分裂或僅有極淺的波大辯論淺裂。
藥用部位
為茄科植物莨菪、小天仙子的成熟種子。
臨床應(yīng)用
用量0,06~ 0.6克,內(nèi)服,入丸散,治療胃痙攣疼痛、喘咳、癲狂。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婦忌服。外用煎水洗、研末調(diào)敷或燒煙熏。
來自何書
《本草圖經(jīng)》
常見藥方
1、治五癲,反側(cè)羊嗚,目翻吐沫,不知痛處:豬卵一具(陰干百日),莨菪子三升,牛黃八分(研),鯉魚膽五分,桂心十分(研)。上五味,切,以清酒一升,漬莨菪子,暴令干,盡酒止,乃搗令下篩。酒服五分匕,日再,當(dāng)如醉,不知稍增,以知為度。忌生蔥等。(《古今錄驗方》莨菪子散)
2、治風(fēng)痹厥痛:天仙子三錢(炒),大草烏頭、甘草半兩,五靈脂一兩,為末,糊丸,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菖蒲酒下,女子芫花湯下。(《圣濟(jì)總錄》)
3、治積冷痃癖,不思飲食,四肢羸困:莨菪子三分(水淘去浮者),大棗四十九枚。上藥,以水三升相和,煮水盡,即取棗去皮核。每于食前吃一枚,粥飲下亦得,覺熱即止。(《圣惠方》)
4、治年久呷嗽:莨菪子、木香、熏黃等分。為末,以羊脂涂青紙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燒煙熏吸之。(《崔氏纂要方》)
5、治水瀉日久:青州干棗十個,去核,入莨菪子填滿,扎定,燒存性。每粟米飲服一錢。(《圣惠方》)
6、治赤白痢,臍腹疼痛,腸滑后重:大黃半兩,莨菪子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食前。(《普濟(jì)方》妙功散)
7、治石癰堅如石,不作膿者:醋和莨菪子末,敷頭上。
8、治惡瘡似癩者:燒莨菪子末敷之。
9、治被打傷破,腹中有瘀血:末茛菪子敷瘡上。
10、治猘犬毒:服莨菪子七枚,日一。(7方以下出《千金方》)
上一篇:藍(lán)花扁竹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銀不換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guān)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6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0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jī)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6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6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4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2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fēng),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2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qū)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diào)。"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