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母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12-17 14:16:53 閱讀:147
別名
火炭毛(《生草藥性備要》),烏炭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運藥(《分類草藥性》),山蕎麥草(《福建民間草藥》),黃鱔藤、暈藥(《四川中藥志》),烏白飯草(《泉州本草》),火炭星、鵲糖梅(《嶺南草藥志》),赤地利、烏飯藤、水沙柑子、鴣鶿飯、水退痧(《福建中草藥》),紅梅子葉、白飯草、大葉沙灘子(《廣東中草藥》),老鼠蔗(《廣西中草藥》)。
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泄瀉,痢疾,黃疸,風熱咽疼,虛弱頭昏,小兒疰夏,驚搐,婦女白帶,癰腫濕瘡,跌打損傷。
①《本草圖經》:"去皮膚風熱,流注,骨節癰腫疼痛。"
②《生草藥性備要》:"炒蜜食能止痢癥。敷瘡、敷跌打、貼爛腳,拔毒、干水、斂口。"
③《嶺南采藥錄》:"治小兒身熱驚搐,臌脹。"
④《福建民間草藥》:"活血解毒,止痢,療帶。"
⑤《四川中藥志》:"治頭暈目眩,氣虛耳聾。"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利濕熱,消滯解毒。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癤腫,跌打扭傷,皮炎,濕疹,瘙癢。"
⑦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益氣行血,祛風解熱。治虛弱,風熱,頭昏,血氣痛。"
⑧《廣東中草藥》:"涼血解毒。治小兒夏季熱。"
作用
1.抗菌作用 本品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1]。本品的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肺炎桿菌和痢疾桿菌等也有較強抗菌作用[2]。2.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HBV-DNAP)及降解HBV-DNA的體外試驗法,發現本品煎劑對DNAP抑制率在50%以上,降解HBV-DNA的作用在25%以上,表明本品有抗乙肝病毒作用[3]。3.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 本品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無明顯影響,對離體大鼠子宮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回腸有收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可輕度增強其張力。煎劑對蟾蜍腹直肌,水提取物對大鼠膈肌-膈神經制備均無作用[4-6]。4.降壓作用 煎劑在大鼠后肢灌流實驗中無明顯作用,給麻醉犬靜脈注射0.1g(生藥)/kg,有降血壓作用[4-6]。5.中樞抑制作用 給小鼠腹腔注射水提取物10g(鮮生藥)/kg有中樞抑制作用,表現為運動失調,并能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的催眠時間[4-6]。6.毒性 水提取物5g(鮮生藥)/kg靜脈注射,使小鼠中樞抑制,運動失調、呼吸加深加快,頭部輕度震顫,24h后5只中有1只死亡。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24h內小鼠全部死亡[4~6]。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副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煎劑1g生藥/只,24小時內全部死亡。
成分
葉中含有β-谷自醇(β-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并沒食子酸(ellagicacid),沒食子酸(gallicacid),3-O-甲基并沒食子酸(3-O-methylellagicacid),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glucuronide)[1]。
性味
酸甘,涼。
①《本草圖經》:"味酸,平,無毒。"
②《品匯精要》:"味酸甘,性平,無毒。"
③《綱目》:"酸,平,有毒。"
④《生草藥性備要》:"味酸,性寒。"
⑤《廣西中草藥》:"味微酸微澀,性微涼。"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曬干。
藥材鑒別
干燥的莖甚長,棕色至棕紫色,有縱皺紋,節間頗長,節部膨大;質脆易折斷,髓部疏松。葉片皺縮,枯黃色或黃綠色,主脈兩側有紫黑色斑塊,隱約可見;托葉鞘狀,淺黃棕色,常破碎而不完整。氣微,味淡微苦。以干燥、無雜質者為佳。
產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福建等地。
植物形態
火炭母草
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狀草本,長約1.5米。莖略具棱溝,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臥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質堅實,多分枝,匍地者節處生根,嫩枝紫紅色。葉互生,具柄,有翅;葉片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7~12厘米,全緣或具細圓齒,基部切形、渾圓或近心形,有時具2耳狀裂片;枝上部葉心臟形,有短葉柄或無柄而抱莖;上面鮮綠色或有V形黑紋,下面主脈有毛;托鞘膜質,斜截形。頭狀花序,再組成圓錐或傘房花序,花序軸常被膿毛,無總苞;小苞片光滑,通常急尖;小花白色、淡紅色或紫色;花被5裂片;雄蕊8;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卵形,黑色,具三棱,包于宿存的花被內。花期9月(四川)。
生于丘陵地帶向陽草坡、林邊、路旁濕潤土壤。分布于臺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和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火炭母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用部位
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
臨床應用
①治療白喉
將火炭母鮮葉搗爛,取汁30毫升,加蜂蜜適量,每天分6次服,病重者少量多次灌服。臨床觀察63例,全部治愈。療程一般2~4天。
②治療急性腸炎
取火炭母1兩,古羊藤5錢,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試用1584例,有效率約90%。
③治療霉菌性陰道炎
用火炭母1兩,煎水坐浴;火炭母粉于沖洗后局部噴撒。兩者交替使用,3~5次為一療程。治療17例,均有效。其中9例作陰道分泌物涂片復查霉菌,均轉陰性。
④治療小兒膿皰瘡
取火炭母全草3~5兩切碎,加適量水煮沸15~20分鐘,過濾,濾液浸洗局部,每日數次。有全身感染癥狀者另服中藥。治療25例,均獲治愈。
⑤治療角膜云翳、斑翳、白斑
用100%火炭母滴眼劑,每隔1~2小?滴眼1次,連續使用1~2月為一療程。治療316例,其中角膜云翳88例,斑翳1田例,白斑65例,達到良好效果者(較原視力進步2行以上):角膜云翳占63.4%,角膜斑翳占46%,角膜白斑占38.4%。但火炭母滴眼劑的溶液不穩定,滴用4~5天后即變質失效,需另換新鮮眼藥水。又可用火炭母、十大功勞葉各1兩,加水2000毫升,煎4~5小時,去渣后濃縮至150毫升,過濾,取澄清液即可滴眼。滴眼時必須無異物感。加入十大功勞葉的目的在于矯正溶液的酸堿度。溶液需新鮮配制。每隔1~2小時滴眼1次,連續1~2月。適應于角膜云翳、斑翳、非中心性角膜白斑,外眼疾病如急性結膜炎、結膜皰疹、淺層角鞏膜炎、電光性眼炎、角結膜化學傷。臨床試治200例,效果良好者角膜云翳36例,斑翳46例,白斑17例,總有效率達92%。
來自何書
《本草圖經》
常見藥方
①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搗爛取汁,沖沸水,加糖少許服之。(《嶺南采藥錄》)
②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鳳尾、布渣葉各六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③治急慢性菌痢:火炭母、野牡丹各二兩。水煎,每日一劑,分三次服。對慢性菌痢,可以同樣劑量做保留灌腸,每日二次,七至十天為一療程。(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④治濕熱黃疸:火炭母一兩,雞骨草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⑤治婦女帶下:鮮火炭母二至三兩,白雞冠花三至五朵。酌加水煎成半碗,飯后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皮膚風熱,流注,骨節癰腫疼痛:火炭母葉,煎水洗。(《嶺南采藥錄》)
⑦治臌脹:火炭母草,煎水熏洗及搗敷。(《嶺南采藥錄》)
⑧治癰腫:鮮火炭母草一兩,水煎,調酒服;渣調蜜或糯米飯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⑨治濕疹:鮮火炭母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取鮮全草水煎洗。(《福建中草藥》)
上一篇:梓實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黃金菊根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6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0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8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7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4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3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