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西西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12-03 10:45:57 閱讀:188
別名
土大黃、牛耳大黃(《陜西中草藥》)。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通便,殺蟲。治痢疾,肝炎,慢性腸炎,跌打損傷,內出血,血小板減少癥,大便秘結,癰瘡疥癬,膿泡瘡,湯火傷。
①《甘肅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殺蟲通便。治疥瘡頑癬,大便秘結。"
②《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止血,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治跌打損傷;內出血,紫癜癥,湯火傷,腋庖瘡,癬,闌尾炎,慢性腸炎,大便秘結。"
③《陜甘寧青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止血。治崩漏,胃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癥,痢疾,慢性肝炎,癰腫瘡癤。"
作用
1.本品有止血作用,可縮短兔的血凝時間,其作用比仙鶴草素、維生素K強。2.煎劑每日15g口服,能使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血小板數目顯著上升;并對各種出血癥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醋磨涂或研末調敷。
成分
巴天酸模根及根莖含結合及游離的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大黃酚(chrysophanol)衍生物,總量1.67%,其中結合型0.79%,游離型0.88%。還含有尼泊爾羊蹄素(nePodin)和多量鞣質[1]。
性味
苦酸,寒。
①《甘肅中草藥手冊》:"苦酸,寒。"
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酸苦,寒,有小毒。"
入肝經,大腸經。
宜忌
虛寒者不宜用。
歸經
歸經_大腸經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挖。生用(曬干或鮮用)或酒制后用。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根圓條形或類圓錐形,
有少數分枝,長達20cm,直徑達5cm。根頭部膨大,頂端有殘存莖基,周圍有棕黑色的鱗片狀葉基纖維束與須根痕,其下有密集的橫
紋。表面棕灰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與點狀突起的須根痕,及橫向延長的皮孔樣疤痕。質堅韌,難折斷,折斷面黃灰色,纖維性甚強。
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很橫切面:木栓層薄。皮層散有單個或2-5個成束的纖維。韌皮部外側有纖維束或單個纖維。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導管束呈半徑向排列,外側導管伴有發達的木纖維束。薄壁細胞含眾多淀粉粒長圓形或類球形,長3-32μm;少數含有少量草酸鈣簇晶,直徑
30-68μm。根頭部中心有髓。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少許,置玻片上,滴加氫氧化鈉試液,即顯紅色。(檢查蒽配化合物)(2)取本品粉末0.1g,加稀硫酸5ml,煮沸2min,趁熱濾過。濾液置冷后,用乙醚萃取,乙醚液顯黃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試液,振搖,氨液層顯紅色,乙醚層仍顯黃色。(檢查蒽醌化合物)(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甲醇提取液上清液作供試品溶液,另以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作對照。分別點樣于硅膠
G薄層板上,以苯-甲酸乙酯-甲酸-甲醇(3:1:1:4)展開,在紫外
燈(365nm)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除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
上顯相同的橙紅色熒光外,于大黃素甲醚熒光斑點下方,尚有一熒光斑點。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粗壯,黃褐色。莖直立租壯,笆一或分枝,基生葉具長柄,長橢圓形,基部圓形或微心形,長15~30厘米,全緣或波狀;莖生葉較小,長圓披針形,近無柄,托葉鞘膜質,管狀。大型圓錐花序頂生與腋生;花多數,密生;花被片6,淡綠色,成2層,宿存,內層3片結果時增大,基部有瘤狀突起:雄蕊6;子房1,花柱3,柱頭細裂。瘦果卵狀三棱形,長3毫米,褐色,包于花被內。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路旁,草地或溝邊。分布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等地。
藥用部位
為蓼科植物巴天酸模的根。
臨床應用
①治療血小板減少癥取牛西西切片曬干,每日15克,水煎分3次服;或磨粉制成片劑內服,連服2周至2月。治療30例,總有效率達90%,其中以原發性者療效較高。多數患者治療后出血癥狀消失;血小板計數在治療前均在10萬以下,治療后有22例上升至10萬以上。認為牛西西可能具有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對抗有害血小板生成的各種因素的作用。但亦有認為牛西西雖有明顯的止血效果,但未見有血小板數量的上升。②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對功能性子宮出血、潰瘍病便血、肺及支氣管咯血、泌尿道出血、鼻衄、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出血等,有效率在90%以上。所用劑型有煎劑、片劑、注射劑及粉劑。注射劑每支2毫升,含生藥4克,每日肌注2~6次,每次2~4毫升。粉劑用牛西西粉及烏賊骨粉各半制成,供局部用。不論內服或注射,均未發現不良反應。臨床認為牛西西既能止血,又有鎮靜作用;注射的療效似優于內服。③治療銀屑病(牛皮癬)對116例患者全部采用以牛西西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有效率達70%。治法:100%牛西西注射液2~4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2次,14天為1療程,必要時可連續給2個療程。同時給維生素丙、煙酰胺或鎮靜劑內服,外用4%硼酸軟膏、白降汞水楊酸軟膏、氮芥軟膏等。治療有效的病例多在注射后5~14天之間開始止癢,新疹出現減少,皮疹紅斑炎癥反應減退,浸潤及鱗屑漸薄,面積縮小。同時發現,牛西西對尋常型的銀屑病比其他各型的療效為高;對點滴型的效果優于斑片型;對進行期的效果優于靜止期;對初患者療效高,對慢性反復發作者療效低;在夏季治療效果較好,但在冬季治療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自然進程。牛西西治療過程中未發現嚴重的毒性反應,故認為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治療鍛屑病的新藥。但治療有效的病例仍存在復發問題,且其有效成分和療效原理亦有待進一步闡明。④治療慢性氣管炎參見"牛耳大黃"條。
來自何書
江西《中草藥學》
常見藥方
①治內出血,大便秘結:生金不換三至五錢。水煎服。
②治癬:金不換鮮根搗爛或用醋磨汁,涂搽患處。
③治湯火傷:金不換一兩,豬毛一兩(燒炭存性),冰片少許,共研細末.香油調敷。(選方出《陜西中草藥》)
備注
(1)誤服牛西西根過量,易引起腹瀉、嘔吐;誤食大量莖、葉,則引起腹脹,流涎,胃腸炎,腹瀉。解救:內服活性炭或鞣酸蛋白,靜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對癥治療。
上一篇:葫蘆七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杯莧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7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1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9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7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6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3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