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塔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3-11-22 10:04:49 閱讀:151
別名
松塔,松球,松果,槨樹核桃,蛇皮松果
功效
祛痰,止咳,平喘主治。主治 慢性氣管炎;咳嗽;氣短;吐白沫痰。
《山西中草藥》:"鎮(zhèn)咳,祛痰,消炎,平喘。治慢性氣管炎,咳嗽,氣短,吐白沫痰。"
作用
藥理作用 1.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煎劑50g/kg或酚部分1.5g/kg,用小鼠酚紅法證明有明顯的祛痰作用;揮發(fā)油亦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主要為中性油Ⅱ(尚未鑒定)??倱]發(fā)油2g/kg,或其中的中性油Ⅰ(初步鑒定為檸檬烯)0.7g/kg,對氨水引咳的小鼠有止咳作用,由于其止咳嗽作用往往隨祛痰作用同時發(fā)生,故認(rèn)為鎮(zhèn)咳作用可能是祛痰作用的結(jié)果。總揮發(fā)油及煎劑對噴霧組胺-乙酰膽堿所致的豚鼠支氣管痙攣有平喘作用,其平喘有效成分主要為中性油。 2.對動物實驗性支氣管炎的影響 煎劑每日50g/kg灌胃,給藥10天,對因長期給予氯氣引起的慢性氣管炎病理模型,具有促進(jìn)病變組織恢復(fù)的作用;煎劑對長期煙絲熏染引起的大鼠支氣管炎,有抑制柱狀上皮細(xì)胞向杯狀細(xì)胞轉(zhuǎn)化以及漿液腺向粘液腺轉(zhuǎn)化的作用,表現(xiàn)為對照組氣管漿液腺與粘液腺的比值為1:4.3,而治療組的比值則恢復(fù)到近于1:1,各級支氣管粘膜杯狀細(xì)胞數(shù),治療組也較對照組明顯減少;細(xì)支氣管的炎癥也大部分恢復(fù)。揮發(fā)油乳劑則未觀察到此作用。 3.對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的影響:2%總揮發(fā)油15mg/kg給大鼠灌胃,其24小時尿排泄的17酮類甾醇的量,較約藥前有明顯增加。 4.鎮(zhèn)靜、耐低壓作用:煎劑2g給鼠灌胃,用小鼠抖籠法,可以看出小鼠的自發(fā)活動明顯減少;同樣劑量煎劑灌胃,能減少小鼠在低氣壓下的死亡率。 5.抑菌作用:總揮發(fā)油1.31mg/ml對肺炎球隊菌有抑制作用。2.62mg/ml對流感桿菌、甲型鏈球菌有抑制作用;10.5mg/ml對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但灌胃給藥對感染肺炎球菌的小鼠并無保護(hù)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兩。
副作用
小鼠一次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揮發(fā)油為2.29g/kg,酚部分為0.208g/kg。亞急性毒性,大灌服煎劑50g/kg或2%揮發(fā)油乳劑15ml/kg,每天1次,連續(xù)1.5月,煎劑組動物給藥初期出現(xiàn)厭食、體重下降、豎毛等現(xiàn)象,經(jīng)10余日逐漸恢復(fù)正常,對其體重和肝功能(谷丙轉(zhuǎn)氨酶和麝香草酚濁度試驗)都無不良影響,病理切片檢查亦未發(fā)現(xiàn)有藥物中毒性病變。
成分
松塔含揮發(fā)油、皂甙、酚類等。揮發(fā)油的含量隨采集季節(jié)和貯放方法及時間長短而有較大差異,新采松塔中揮發(fā)油的含量約為1%,干后可降低到0.2%。揮發(fā)油中含檸檬烯等。
性味
苦;性溫
《山西中草藥》:"苦,溫。"
歸經(jīng)
0
加工采集
春、秋采收,曬干。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球果卵圓形,長5-7cm,淡黃褐色或棕褐色。種鱗先端厚,鱗盾多為菱形,有橫脊,鱗臍生于鱗盾中央,具刺尖。種子倒卵圓形,長約1cm,種皮棕褐色,胚乳白色,氣香,味甜,富油質(zhì);種翅長5mm,有關(guān)節(jié),易脫落。
植物形態(tài)
白皮松,又名:三針?biāo)?、白骨松?br />常綠喬木,高達(dá)30米。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褐色,內(nèi)皮白色,裂成不規(guī)則薄片脫落;一年生枝灰綠色,無毛;冬芽紅褐色。針葉3針1束,粗硬,長5~10厘米,寬1.5~2毫米,葉的下面與上面兩側(cè)均有氣孔線;葉鞘早落。花單性;雄花序無梗,卵狀長橢圓形或圓柱形,生于新枝條的基部或上部,多數(shù)聚集而成穗狀,基部鱗片包被;雌花序1至數(shù)枚生于新枝先端或上部,受精后發(fā)育成球果。球果(即松塔)卵形,長5~7厘米,成熟后淡黃褐色,種鱗先端厚,鱗盾多為菱形,有橫脊,鱗臍生于鱗盾的中央,具刺尖;種子倒卵圓形,長約1厘米,種翅長5毫米,有關(guān)節(jié),易脫落。果期6~10月。
生于山地林區(qū),喜光。分布于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北部和湖北西部,在遼寧、河北、山東和江蘇等地有栽培。
藥用部位
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據(jù)2000余例的系統(tǒng)觀察,一個療程的近期有效率在80%上下,臨床控制及顯效率占15~20左右。治療中曾以白皮松塔配合周效磺胺、礅胺增效劑進(jìn)行全年觀察治療,結(jié)果療效較單方有所提高,168例的有效率達(dá)90%以上,其中臨床控制及顯效者占51%。作用以止咳、祛痰較好,平喘次之,消炎作用不明顯。副作用有口干、惡心、頭暈、胃部不適等。改進(jìn)劑型,用提取物可減輕。動物實驗未見明顯毒性反應(yīng)。用法:取成熟的白皮松塔4兩(10兩制),洗凈水煎2次,藥液混合濃煎成400毫升,每次lOO毫升,每日2次,食后服。10天為一療程。除煎劑外,已制成針劑、片劑、浸膏、丸劑、膠囊、揮發(fā)油乳劑等應(yīng)用。
此外,同屬植物馬尾松的球果稱紅皮松塔,亦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取紅皮松塔(不含松籽)4兩(10兩制)洗凈,清水浸泡4~8小時,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過濾,藥渣加水再煎,將兩次煎液混合,為成人的2日用量。日服2次,每次lOO毫升,早晚飯后服。或?qū)⑺伤莺蠛娓?,研成?xì)粉。每日早、晚飯后半小時各服1次,每次1錢。臨床觀察424例(10例用粉劑),經(jīng)一療程(10天)后,近期控制23例,顯效82例,好轉(zhuǎn)211例,無效108例,總有效率74.5%。
來自何書
《山西中草藥》
備注
同屬植物馬尾松的球果稱紅皮松塔,亦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取紅皮松塔(不含松籽)4兩(10兩制)洗凈,清水浸泡4~8小時,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過濾,藥渣加水再煎,將兩次煎液混合,為成人的2日用量。日服2次,每次lOO毫升,早晚飯后服?;?qū)⑺伤莺蠛娓?,研成?xì)粉。每日早、晚飯后半小時各服1次,每次1錢。臨床觀察424例(10例用粉劑),經(jīng)一療程(10天)后,近期控制23例,顯效82例,好轉(zhuǎn)211例,無效108例,總有效率74.5%。
上一篇:紅皮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向日葵莖髓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guān)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7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1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9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7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6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fēng),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3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qū)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diào)。"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