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涎香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3-11-19 09:44:22 閱讀:179
別名
龍尿(《酉陽雜俎》),龍腹香。
英文名稱
Ambergris。
功效
行氣活血,散結(jié)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氣逆,氣結(jié)癥積,心腹疼痛,淋病。
①范咸《臺灣府志》:"止心痛,助精氣。"
②《綱目拾遺》:"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癥結(jié),消氣結(jié),逐勞蟲。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頰。"
③《藥材學(xué)》:"治咳喘氣逆,神昏氣悶,心腹諸痛。"
作用
與麝香相似,小量對動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興奮作用,大量則表現(xiàn)抑制;對離體心臟有強心作用,對整體動物則引起血壓下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1~3分。
成分
約含25%龍涎香醇。灰分中主要含氧化鈣6.21%、氧化鎂9.88%、五氧化二磷4.65%、二氧化硅6.02%。
炮制
即收集其腸中分泌物(龍涎香),經(jīng)干燥后即成蠟狀的硬塊。
性味
甘酸,氣腥。
①《藥性考》:"味甘,氣腥,性澀。"
②《綱目拾遺》:"氣腥,味微酸咸,無毒。"
宜忌
孕婦忌用。
歸經(jīng)
心;肝;肺;腎經(jīng)
加工采集
捕獲殺死后,即收集其腸中分泌物(龍涎香),經(jīng)干燥后即成蠟狀的硬塊。其腸內(nèi)分泌物,也能排出體外,飄浮于海面,故有時也可從海面上撈取。
藥材鑒別
干燥的龍涎香,呈不透明的蠟狀膠塊.色黑褐如琥珀,有時有五彩斑紋。質(zhì)脆而輕,嚼之如蠟,能粘齒。氣微腥,味帶甘酸。比重約0.7~O.9,融點為60℃,可溶于純酸中。燃燒時發(fā)藍焰,香氣四溢,酷似麝香而幽雅,被熏過之物,能保持持久的香氣。以黑褐色、體松質(zhì)韌、焚之有幽香者為佳。
植物形態(tài)
抹香鯨,為齒鯨中最大的一種,一般雌性體長12-17m;雄體長達20-23m,重30000-40000kg。頭大,箱形,可占體長的1/1/3,前端截形。吻向前突出于下頜1.5m。額部巨大,內(nèi)有特殊脂肪體,或稱鯨蠟器管。外鼻孔1個,位于頭頂左側(cè)前緣,谷稱噴水孔。眼小,位于口角后上方。外耳孔極小。上頜具無功能性痕跡齒;下頜狹窄,每側(cè)具20-25枚圓錐形的功能齒。鰭肢短圓形,成年鯨的鰭肢長約1m。無背鰭,僅在體后1/3的背部有1列駝峰狀突起。尾鰭近三角形,后緣有缺刻,寬可達4m以上。體背暗黑稍帶紅(宛如供佛的抹香顏色)及藍灰色或瓦灰色,體側(cè)略淡。口角處近淡白色,體最前端有旋渦狀密布的白斑。皮膚裸露,有的于體側(cè)及喉胸部具褐爭或淺溝。皮下脂肪厚。鰭肢及尾鰭全黑色,腹面銀灰色或白色。
生境分布:生活于世界各大洋中喜活動于熱帶、亞熱帶的溫肯海洋中主食深海大烏賊、魷魚、章魚及鱈魚等。繁殖屬一雄多雌型,生殖群為50-150頭,每年1-7月間交尾,孕期16個月,1胎1仔。資源分布:我國分布于黃海、東海、南海、尤以臺灣海域為最多。
藥用部位
為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nèi)分泌物的干燥品。
臨床應(yīng)用
用量0.3~1克,研末服。用治咳嗽、胸悶、癥瘕積聚、心腹疼痛、神昏、淋證。
來自何書
《綱目拾遺》
備注
龍涎香除供醫(yī)療用外,又為現(xiàn)代制造最名貴香料的原料。
上一篇: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金箔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guān)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8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2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49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jié)律發(fā)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7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huán)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jīng)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8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jīng)腎經(jīng)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tài)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7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chǎn)后風(fēng),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3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qū)梅。"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jīng)失調(diào)。"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