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棒錘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11-14 09:37:26 閱讀:353
別名
鐵牛七(《陜西中草藥》),一枝箭、三轉半(《藥學學報》12(10):690,1965)。
功效
活血祛瘀,驅風除濕,止痛消腫。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牙痛,食積腹痛,婦女痛經,癰腫,凍瘡。
①《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活血祛瘀,止痛。治風濕關節痛,月經痛。"
②《陜西中草藥》:"活血祛瘀,祛風濕,止痛,消腫敗毒,去腐生肌,止血,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勞傷,惡瘡癰腫,無名腫毒,凍瘡,毒蛇咬傷。"
作用
1.鎮痛作用 本品總堿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其鎮痛強度為嗎啡的43.7倍,其主要有效鎮痛成分為烏頭堿、3-乙酰烏頭堿、脫氧烏頭堿等。烏頭堿的作用見附子及川烏頭條下。3-乙酰烏頭堿、脫氧烏頭堿均具有顯著外地人痛活性。醋酸扭體法脫氧烏頭堿皮下注射的抑制小鼠扭體反應50%的劑量ID50為0.22±0.06mg/kg,3-乙酰烏頭堿為0.13±0.03mg/kg;而熱板法測得腹腔注射的小鼠鎮痛ED50則分別為0.41±0.10mg/kg和0.24±0.05mg/kg,鎮痛治療指數分別為6.37及4.60。2.抗炎作用 本品總堿以及烏頭堿、3-乙酰烏頭堿、去氧烏頭堿均具有顯著抗炎活性。總堿0.15mg/kg、烏頭堿和3-乙酰烏頭堿0.05mg/kg對大鼠蛋清性及甲醛性足跖腫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但對棉球性肉芽組織增生無明顯影響。去氧烏頭堿對多種急性滲出水腫性炎癥也具有顯著抑制作用,0.2mg/kg腹腔或皮下注射均能顯著抑制角叉菜膠、甲醛等所致大鼠足跖腫脹,抑制組胺所致大鼠皮膚或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0.8mg/kg還能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癥,但其對巴豆油性肉芽囊腫或棉球性組織增生均無明顯影響。對于角叉菜膠性大鼠足跖腫,去氧烏頭堿腹腔注射的ED50為0.42±0.06mg/kg,治療指數為6.38,而同法測得3-乙酰烏頭堿的ED50為0.12±0.02mg/kg,治療指數為5.92。3.局部麻醉作用 本品總堿、烏頭堿、3-乙酰烏頭堿均有顯著局部麻醉效果,肌注或皮內注射均有效。總堿的局麻強度為的卡因的14倍,鹽酸普魯卡因的159倍。4.解熱作用 傷寒菌苗發熱家兔腹腔注射3-乙酰烏頭堿0.04mg/kg或去氧烏頭堿0.24mg/kg均有顯著解熱效果,于注射后30min起效,維持3h以上。5.致心律失常作用 與烏頭堿相似,3-乙酰烏頭堿及去氧烏頭堿也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但小鼠靜注誘發心律失常的劑量卻較烏頭堿為高,3-乙酰烏頭堿為烏頭堿的2.85倍,去氧烏頭堿則為烏頭堿的7.2倍,且誘發成功率也遠較之為低,且呼吸抑制輕,僅為烏頭堿的38%,3-乙酰烏頭堿靜注對大鼠的致心律失常劑量為0.097mg/kg。6.體內過程 3-乙酰烏頭堿血藥時間曲線符合開放型三室模型。各組織中分布以膽囊含量最高,肝、腎和肺次之。少量藥物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靜脈注射后主要由尿排出,大部分以代謝產物形式排出,部分以原形物排出。7.毒性 3-乙酰烏頭堿對小鼠的LD50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靜注時分別為2.5mg/kg,0.7mg/kg和0.47mg/kg,大鼠靜注的絕對致死量為0.41mg/kg;另報告大鼠腹腔注射為0.71±0.17mg/kg,小鼠為1.10±0.12mg/kg;還有報告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及靜注的LD50分別為3.09mg/kg,0.70mg/kg,0.58-0.62mg/kg及0.40mg/kg,大鼠灌胃、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為2.30mg/kg,0.49mg/kg及0.31mg/kg。中毒表現為于5-15min出現流涎,淚水分泌增多,類似嘔吐的反應,共濟失調,四肢無力,爬臥、呼吸減速慢等,死前有陣發性抽搐,多于15h內窒息而死。靜注的安全量家兔為10μg/kg,麻醉犬為10μg/kg肌注兔為20μg/kg,清醒犬為22μg/kg,劑量加大可出現流涎、呼吸抑制、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致死量家兔靜注為30μg/kg未見死亡。3-乙酰烏頭堿有蓄積性,連續給藥毒性加大。大鼠、兔、犬的亞急性毒性3-乙酰烏頭堿主要損傷心肌,引起心肌細胞變性,肝細胞輕度損傷,部分大鼠精細胞發育受阻,但小鼠、家兔均未見致畸作用,但有一定胚胎毒性。阿托品及阿托品加人工呼吸對于-乙酰烏頭堿中毒有明顯的解救作用。去氧烏頭堿腹腔注射的LD50小鼠為2.61±0.30mg/kg,大鼠為2.68±0.75mg/kg。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調敷,磨汁涂,煎水洗或研末放于膏藥內敷貼,內服:煎湯,2~3厘;或研末。
成分
1.鐵棒錘 塊根含雪烏堿(penduline),次烏頭堿(hypaconitine),3-乙酰烏頭堿(3-acetylaconitine),烏頭堿(aconitine)。2.伏毛鐵棒錘 塊根含烏頭堿,3-乙酰烏頭堿,歐烏頭堿(napelline),伏毛鐵棒錘堿(flavaconitine),3-脫氧烏頭堿(3-deoxyaconitine),去氫歐烏頭堿(dehydronapelline),1-表歐烏頭堿(1-epinapelline),12-表歐烏頭堿(12-epinapelline),12-乙酰光澤烏頭堿(12-acetyllucidusculine),1-去甲基次烏頭堿(1-demethylhypaconitine),光澤烏頭堿(lucidusculine),苯甲酰烏原堿(benzoylaconine),新烏寧堿(neoline),伏毛鐵棒錘菲堿乙酸酯(flavadine),伏毛鐵棒錘菲堿(flavamine),伏毛鐵棒錘定(flavaconidine),N-乙酰伏毛鐵棒錘堿(N-acetylflavaconitine),伏毛鐵棒錘精(flavaconijine)。
炮制
用清水浸漂7日,每日換水2次,待中心軟透后切片,置蒸籠中蒸2~3小時,取出曬干,再用熟豬油拌炒后入藥,或用濕紙包裹煨透,去紙,浸入童便中一晝夜,取出漂凈曬干。
性味
《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苦辛,熱,有大毒。"
宜忌
①《陜西中草藥》:"服藥后忌熱飲食、煙、酒二小時。"
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孕婦忌服。"
歸經
肺;心經
加工采集
7~8月間采集。除去莖苗,洗凈曬干。
藥材鑒別
干燥根呈圓柱狀或近紡錘形,長約4厘米,直徑約1厘米,亦有較大者。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稍粗糙,有縱皺或細密紋理,先端有芽痕或莖基殘痕。基部略尖,通體有粗細不等似"釘角"的支根。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氣微,味澀略苦,且有持久的麻舌感。
產陜西、四川。
同屬植物多裂烏頭的塊根,在四川與上述植物同等使用。兩者外形相近,惟多裂烏頭的花呈紫藍色。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北部。
植物形態
①鐵棒錘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塊根倒圓錐形,褐色。莖直立,不分枝,上部被短柔毛。葉互生,寬卵形,長3~5.5厘米,掌狀3全裂,裂片再作2~3深裂;小裂片線形,寬1~2.2毫米,被稀疏毛絨;葉柄長4~5毫米,上部葉近無柄。總狀花序頂生,長8~20厘米,總花梗密被伸展的黃色短柔毛;小苞片條形,萼片5,淡黃色,稀紫色,外面生短毛,上萼船狀鐮刀形;花瓣2,無毛,距短,彎曲呈鉤狀;雄蕊多數;心皮5,離生,柱頭單一。蓇葖果5枚,有毛,成熟后向內開裂,宿存花柱呈芒尖狀;種子多數。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草叢或林緣。分布陜西、青海、甘肅、四川、河南、云南等地。
②伏毛鐵棒錘
與上種相似,但花序上生緊貼的微柔毛,花藍紫色,上面萼片近盔形。
生于山地草叢中。分布四川、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地。
上述植物的莖葉(鐵棒錘莖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藥用部位
為毛莨科植物鐵棒錘和伏毛鐵棒錘的塊根。
來自何書
《廣西中草藥》
常見藥方
①治風濕性關節痛:㈠鐵棒錘二至三錢。研粉,加白酒一兩,用火點著,蘸洗患部,每日一次。(《陜西中草藥》)㈡鐵棒錘三厘。水煎服或研末沖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②治牙痛:鐵棒錘研末,用牙簽棉花,在水中浸濕后蘸藥末五厘,涂患處,勿咽下。(《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③治痞塊,食積腹痛:鐵棒錘三分,天南星二分。研末撒在膏藥上,貼臍部。(《陜西草藥》)
④治瘰疬(未破者):鐵棒錘以醋磨汁,涂患處。
⑤治凍瘡:鐵棒錘以水磨汁,涂患處。
⑥治刀傷:鐵棒錘、芋兒七各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外敷傷處。(④方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備注
(1)若中毒,可用桃兒七水煎涼服。
上一篇:水晶花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石栗子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68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3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50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28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55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45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29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58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4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