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10-25 10:02:12 閱讀:339
別名
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
功效
益脾胃,補肝腎。治水氣,風痹,并能安胎。
①崔禹錫《食經》:"主風痹瘀疰,面皰。補中,安五臟。可為臛膾。"
②《食療本草》:"安胎,補中。作鲙尤佳。"
③《嘉祐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④《本草衍義》:"益肝腎。"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60-240g,或作鲙食。
成分
食部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物0.4克,灰分1克;鈣56毫克,磷131毫克,鐵1.2毫克,核黃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臺灣產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關于維生素,尚有下述數字:100克中有維生素A180國際單位,B1_130,B2_110微克,尼克酸2.4毫克。
鱸血中含銅量與鱸的性成熟度無大關系,有色肌中較無色肌中為多。
性味
甘,平。
①崔禹錫《食經》:"味咸,大溫,無毒。"
②《食療本草》:"平。"
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宜忌
《嘉祜本草》:“多食發痃癖及瘡腫,不可與奶酪同食。”
歸經
肝;脾;腎經
加工采集
為鮨科動物鱸魚的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后,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或曬干。
植物形態
鱸魚,體側扁,一般長60cm左右。頭中等大,吻鈍尖。眼中大,上側位??诶冢绷选O骂M稍突出,上頜骨后端膨大,伸達眼緣后下方。上下頜牙帶狀、細小,犁骨和腭骨均具絨毛狀牙。前鰓蓋骨后緣具鋸齒。后角及下緣具4棘,鰓蓋骨具1扁平棘。鰓耙(7-9)+(13-16)。體被小櫛鱗,頭部除吻端及兩鬲外均被鱗。側線完全,側鱗70-80(14-180/(17-22)。背鰭2個,稍分離。第1背鰭Ⅻ,硬棘;第2背鰭Ⅰ-12-13。臀鰭Ⅲ-7-8,始于背鰭第6鰭條下方。胸鰭16-18,較小,位低。胸鰭Ⅰ-5,胸位,尾鰭分叉。體背側灰青綠色。生活于淡水者體郄較淺白。體側上增部及背鰭上有黑色斑點。由于逐漸增長,斑點漸不明顯。腹側銀白色。背鰭條部和尾鰭邊緣黑色。
生境分布:近岸淺海中下層魚類,常棲息于河口咸淡水處,也可生活于淡水中春夏間幼魚有成群溯河的習性,冬季返歸海中主食魚、蝦類。秋末冬初在河口產卵。卵浮性,徑1.35-1.44mm,具油球。資源分布: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藥用部位
為鮨科動物鱸魚的肉。
來自何書
《食療本草》
上一篇:石蟬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飛天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閱讀:
- 時間:2025-03-07 23:46:25閱讀:474
- 時間:2025-03-07 23:45:45閱讀:468
-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功效止血。主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副作用誤以洋槐幼芽及幼葉作副食品,可因機體對洋槐過時間:2024-05-14 12:44:29閱讀:2160
- 別名兔兒草、銅錘草(《云南中草藥選》)。功效《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血。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作用全草流浸膏能使離體蛙心的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如注入蛙腹淋巴腔(0.006毫升/克)時間:2024-05-14 12:24:27閱讀:1831
- 別名魚膽根、斬龍劍根功效《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兒疳積,尿路感染。蘆薈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成分1.庫拉索蘆薈 葉含蒽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甙(aloin,aloinA,barbaloin)21.時間:2024-05-14 12:09:34閱讀:1760
- 別名打碗科、貓眼草(《中國藥植圖鑒》)。功效《中國藥植圖鑒》:"葉及莖,研末或熬膏敷腫瘡。"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成分含大戟腦、24-亞甲基環木波蘿烷醇、β-香樹脂醇、粘霉烯醇。性味微苦;涼歸經肝時間:2024-05-14 11:45:10閱讀:1650
- 功效治婦人紅崩,水煎,點水酒服。加工采集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藥用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植物形態詳"滇常山"條。來自何書《滇南本草》時間:2024-05-14 11:28:18閱讀:1533
- 別名睢鳩、王睢、魚鷹、下窟烏、雕雞、食魚鷹功效《綱目》:"接骨。"用法用量內服:燒存性研末,3-5g。性味咸;平歸經腎經加工采集為鷹科動物鶚的骨胳。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dion haliaetus Linnaeus植物形態鶚,時間:2024-05-14 11:04:34閱讀:1573
- 功效治小兒疳積,產后風,腰骨酸痛,乳癰,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性味《閩南民間草藥》:"甘,平,無毒。"加工采集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藥用部位為茜草科植物毛玉葉金花的根。植物形態詳"山時間:2024-05-14 10:47:29閱讀:1479
- 別名野山藥(《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功效①《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解毒,驅梅。"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月經失調。"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熬膏、研末。外用:研末撒。成分地上部分含時間:2024-05-14 10:22:54閱讀:1423